城房重建惠民生 百姓安居城镇美

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辩证统一。

作为中国石油十三五期间确定的唯一炼油扩能项目,千万吨大炼油将成为雄安新区、京津冀地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加速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助力经济增长。这个项目在原年加工能力500万吨基础上新增500万吨,实现新、老厂区双系统分储分炼,也是目前行业内装置规模最大、装置数最多、技术最先进的大型综合炼油项目。

城房重建惠民生 百姓安居城镇美

据了解,在项目试运行之前,所有环保设施均已提前建成投用,与原设施相比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50%以上,减排目标已提前实现并将继续优化。目前,新建290万/年吨蜡油加氢裂化和100万吨/年航煤加氢两套航煤生产装置正处于开工准备阶段,投产后航煤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70万吨。华北石化千万吨项目群总投资超过310亿元,主体及配套工程投资150多亿元,先后列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和《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按照即期期货价格计算,美国WTI原油期货较4月23日创造的近期高点每桶66.30美元已下跌22%,标志着WTI期货进入熊市。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国内原油供应量增加680万桶,使总库存升至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北京时间6日凌晨,美国WTI原油期货周三大幅收低。此外,美国5月ADP数据显示,5月私营部门就业人数仅增加2.7万,远逊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放缓并导致能源需求下降的大有。在印度尼西亚,煤炭、天然气等领域的贸易和勘探开发也将得到进一步推进。

中国的发电和输变电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技术工艺、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都是国际一流水平,电网建设更具优势,已经成为世界智能电网领导者。有重点、有亮点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谋求变革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无疑是未来一段时间能源合作的亮点。有优势、有方向从细分行业来看,2019年,以下几个领域的国际能源合作值得期待。一带一路关注的欧亚大陆是世界能源经济心脏地带,沿线地区未来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市场,但由于沿线国家发展不平衡、国际合作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因此能源合作仍将呈现出区域化的特征。

新趋势、新变化近年来,国际能源合作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首先表现在能源生产中心加速西移,能源消费中心持续东扩。

城房重建惠民生 百姓安居城镇美

绿色低碳治理机制已于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提出,要争取把绿色低碳治理机制写入联合国的工作计划。随着化石能源大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主动破解困局、加快能源转型发展正在成为各国的自觉行动。我国核电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以CAP1400和华龙一号为标志,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此外,在LNG贸易之外的基础设施领域,也存在中美能源合作的新机遇。

而对于正处于贸易摩擦中的美国,能源合作仍然具有很强的客观基础。对于中东欧国家,这些国家对新能源和低碳的要求很高,同时购买力强、能源需求多依赖进口,因此新能源仍将是重要的合作领域,可与这些国家加强在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领域的合作,加大核电走出去的力度,同时探索能源市场建设和价格稳定机制方面的合作。首先表现在维护共同安全成为能源合作的新理念。低碳的发展方向是我国的优势所在。

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与中国签署共建合作文件的国家超过60个,一带一路倡议的辐射范围延伸至欧盟、拉美、非洲和大洋洲,而朋友圈中除了国际组织、国家之外,还出现了地方政府,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开放、包容的特征。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主要经济体正在纷纷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扩大市场份额。

城房重建惠民生 百姓安居城镇美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LNG增量市场,国际LNG供应宽松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其次,供需平衡仍将存在隐忧。

在此背景下,世界亟需新的共同安全体系和治理机制,以将主要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过境国凝聚在一起,就能源政策、市场建设、定价机制、运输通道安全等重大问题,形成富有约束力的新机制。中国企业已经走向世界核能产业链条的中高端,并且正在迈出走出去的坚实步伐。随着供需格局的变化,能源合作也将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2018年,我国在国际能源合作领域继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据APEC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90%的能源需求增长来自亚洲,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气消费地区,使国际能源的消费中心向东半球偏移。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加速重构和我国能源合作迈入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充分把握国际能源合作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以一带一路为依托,构建连接世界的能源合作网,着力打造国际能源合作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在油气领域,中国在LNG领域的国际合作仍将面对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OPEC仅代表生产方利益,国际能源署(IEA)主要为经合组织国家代言,唯一包含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内的能源宪章条约(ECT)明显倾向于主要发达经济体,俄罗斯、中亚地区被排除在外。

其中,自主研发建设的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受到世界瞩目。在能源市场交易机制方面,我国于2018年推出了原油期货,旨在建立亚太地区的原油市场交易,形成基准价格;在天然气方面,我国构建了上海、重庆等全国性的油气交易中心以及新疆的区域天然气交易中心,旨在构建亚太地区的天然气交易市场。

首先新增项目呈断崖式下跌,宽松的市场环境有利于LNG需求的快速上升,但低迷的价格也导致一大批处于规划中的LNG项目难以推进。同时也应看到LNG项目建设周期长,未来仍将面临较大的投资波动,中国企业需未雨绸缪、主动应对,加强在海外LNG资源上游的布局。

能源合作的理念,正从保障个体安全,逐渐走向共同安全。随着欧美主要国家核能支持率的回升,我国企业有望更多地参与国际核电合作研发,参与世界范围内核电站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参与核电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过去一年,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加油站、电网建设对外商投资的限制逐步取消;2018年,中国4次自主下调关税,达成17个自贸协定,在24个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区82家,累计投资超过290亿美元。此外,随着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的利益正在分化调整,以新兴经济体为主的能源消费国,开始在国际合作中赢得更多主动权,以往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能源治理平台各自为战、缺乏协调,将难以平衡新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利益诉求。

通过完善跨境输电通道,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促进水电等电能在当地的消纳等,都将具备广阔的合作空间抓住历史机遇,树立新时代能源合作大局观,积极打造全球能源、生产、贸易、营运等多元合作体系。

要两手抓,互为协调。能源成为历次改革的先行或重点领域。

坚持试点先行,列出技术或产品目录,建立负面清单,以点带面、推广推进。要稳步开展能源技术创新。

到2017年底,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4.9亿吨标准煤、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5.9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77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3万亿千瓦时。正确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政府与企业、全面推开与优先试点等关系,实现能源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建立健全可操作、可接续的政策举措。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切实推进反腐败工作。把确保外部油气稳定供应作为对外合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巩固和拓展油气主要进口来源。

要注意选好能源技术创新的方向。推动能源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一是求真务实。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概括提炼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的经验,更好地把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化为能源改革发展的规划、政策、举措。要注重循序渐进、蹄疾步稳。

国家能源局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善于作为、敢于担当,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大力推进新时代能源改革开放。紧扣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能源合作。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友情链接: